細胞培養的一般過程
一
、準備工作
準備工作對開展細胞培養異常重要
,工作量也較大
,應給予足夠的重視
,推備工作中某一環節的疏忽可導致實驗失敗或無法進行
。準備工作的內容包括器皿的清洗
、幹燥與消毒
,培養基與其他試劑的配製
、分裝及滅菌
,無菌室或超淨台的清潔與消毒
,培養箱及其他儀器的檢查與調試
,具體內容可參閱有關文獻
。
二
、取材
在無菌環境下從機體取出某種組織細胞(視實驗目的而定)
,經過一定的處理(如消化分散細胞
、分離等)後接入培養器血中
,這一過程稱為取材
。如是細胞株的擴大培養則無取材這一過程
。機體取出的組織細胞的首次培養稱為原代培養
。
理論上講各種動物和人體內的所有組織都可以用於培養
,實際上幼體組織(尤其是胚胎組織)比成年個體的組織容易培養
,分化程度低的組織比分化高的容易培養
,腫瘤組織比正常組織容易培養
。取材後應立即處理
,盡快培養
,因故不能馬上培養時
,可將組織塊切成黃豆般大的小塊
,置4℃的培養液中保存
。取組織時應嚴格保持無菌
,同時也要避免接觸其他的有害物質
。取病理組織和皮膚及消化道上皮細胞時容易帶菌
,為減少汙染可用抗菌素處理
。
由組織並分離分散細胞的方法可參閱有關文獻
。
三
、培養
將取得的組織細胞接入培養瓶或培養板中的過程稱為培養
。如係組織塊培養
,則直接將組織塊接入培養器皿底部
,幾個小時後組織塊可貼牢在底部
,再加入培養基
。如係細胞培養
,一般應在接入培養器皿之前進行細胞計數
,按要求以一定的量(以每毫升細胞數表示)接入培養器皿並直接加入培養基
。細胞進入培養器皿後
,立即放入培養箱中
,使細胞盡早進入生長狀態
。
正在培養中的細胞應每隔一定時間觀察一次
,觀察的內容包括細胞是否生長良好
,形態是否正常
,有無汙染
,培養基的PH是否太酸或太堿(由酚紅指示劑指示)
,此外對培養溫度和CO2濃度也要定時檢查
。
一般原代培養進入培養後有一段潛伏期(數小時到數十天不等)
,在潛伏期細胞一般不分裂
,但可貼壁和遊走
。過了潛伏期後細胞進入旺盛的分裂生長期
。細胞長滿瓶底後要進行傳代培養
,將一瓶中的細胞消化懸浮後分至兩到三瓶繼續培養。每傳代一次稱為“一代”
。二倍體細胞一般隻能傳幾十代
,而轉化細胞係或細胞株則可無限地傳代下去
。轉化細胞可能具有惡性性質
,也可能僅有不死性(Immortality)而無惡性
。
培養正在生長中的細胞是進行各種生物醫學實驗的良好材料
。
四
、凍存及複蘇
為了保存細胞
,特別是不易獲得的突變型細胞或細胞株,要將細胞凍存
。凍存的溫度一般用液氮的溫度—-196℃
,將細胞收集至凍存管中加入含保護劑(一般為二甲亞碸或甘油)的培養基
,以一定的冷卻速度凍存
,最終保存於液氮中
。在極低的溫度下
,細胞保存的時間幾乎是無限的
。
複蘇一般采用快融方法
,即從液氮中取出凍存管後
,立即放入37℃水中
,使之在一分鍾內迅速融解
。然後將細胞轉入培養器皿中進行培養
。
凍存過程中保護劑的選用
、細胞密度
、降溫速度及複蘇時溫度
、融化速度等都對細胞活力有影響
。